第(2/3)页 “回陛下,这传国玉玺,是臣从奴酋洪太手中取得!” “哦?怎么回到洪太手中?” 贾琏出言解释道“陛下,是这样的,传国玉玺流落大漠后,几经辗转到了察哈尔部林丹汗手中。崇祯元年和五年,建奴两次西征,林丹汗逃到青海,不久后病死,崇祯七年建奴入寇前夕,再次攻打林丹汗部,其子额哲贪生怕死,将传国玉玺献于建奴。塔山堡一战,臣击败洪太,将传国玉玺夺回,此非臣可私藏之物,故献于陛下!” 听到这里,内阁首辅周延儒率先称赞“陛下,这传国玉玺重归大明,乃是列祖列宗保佑,是我大明即将中兴的千兆啊!” “有了传国玉玺,我大明中心有望啊!” 其他人也随声附和,本就很高兴的崇祯,嘴都笑出花来了。 这场面是贾琏没想到的,传国玉玺这东西,对他一个现代来人来说没啥大不了的。 这东西是属于帝王的,他暂时还没是个实力,他留着也是个隐患,索性献给崇祯,也是一件功劳。 他知道古人很在乎这个东西,可没想到这么在乎,区区一个传国玉玺,就能代表大明中兴? 不过看到殿内一片欢声笑语和赞美之词,贾琏也很开心,这说明他又立了一件大功。 “贾爱卿,这夺回传国玉玺又是大功一件,你说说要什么奖励,朕都可允准!” “陛下,臣请求陛下赦免臣的罪责!” “哦?爱卿何罪之有?” “陛下,塔山堡一战后,山西总兵唐通欲谋害于臣,抢夺臣的功劳,臣被逼无奈,只得先下手为强,诛杀唐通,此乃以下犯上之罪!” 听到这些,崇祯也是有些吃惊,不过随即有些愤怒的说道“唐通此子,不听军令,擅自脱逃,导致辽东战局败坏,又欲抢夺友军战功,人人得而诛之。杨爱卿将其诛杀,非但无果,反而有功!” 崇祯皇帝说的是真心话,他最恨的就是这种临阵脱逃的将领。 一个贺人龙,一个左良玉,还有就是这个唐通,他都想处之而后快。 项城之战贺人龙临阵脱逃,导致大败,损失十五万大军。 前几天结束的襄城之战,也因为左良玉和贺人龙的逃跑,二十万大军损失殆尽。 结果辽东战场上,又出了个临阵脱逃的唐通,导致辽东战局迅速崩坏。 若不是贾琏给力,恐怕整个关宁防线毁于一旦,山海关都未必能守得住。 不料,武安侯郑之俊却站出来说道“陛下,唐通身为一镇总兵,位高权重。除非谋反,否则再大罪责也当由三法司定罪,皇上下旨处理,否则其部将不服,难免会闹出东江镇那样的乱子!” 武安侯此言一出,崇祯也是一惊。 东江镇的乱子,说的就是孔有德,耿仲明,尚可喜这三个鞑子封的异姓王。 他们本是东江总兵毛文龙麾下大将,但袁崇焕矫诏斩杀毛文龙,其部将都不服气,于是纷纷投了鞑子,现在成了鞑子的大将。 尤其是孔有德的乌真超哈营,也就是火器营,拥有红衣大炮上百门,其余各型火炮两百多门,这次松锦大战便出力甚多。 这么一说,崇祯又开始重新斟酌,这事儿贾琏到底是对是错。 虽然郑之俊只字未提贾琏,但明眼人都知道,他是借着这件事情攻击贾琏。 “武安侯此言差矣,东江之乱,乃是袁崇焕矫诏擅杀毛文龙,后续又未能处理好东江事物,其部众多有不服。可唐通临阵脱逃,谋害友军,罪有应得,想必贾将军已善后完毕。况且,当时情况想必极度危机,否则贾将军定然会将其押解进京,听后陛下处置!” 让人意外的是,最先声援贾琏的居然是王承恩。 其实王承恩打心底瞧不起这些勋贵,靠着祖上的功劳,一个个都是肥头大耳,干啥啥不会,就会整天勾心斗角。 平日里王承恩跟他们没什么交集,但现在他们却攻击贾琏,王承恩就不能忍了。 他是自小跟在皇帝身边,自从皇帝登基之后,从没有哪一天笑的像今天这样灿烂,他也由衷的高兴。 而这一切,都是因为贾琏大败建奴带来的,所以他为了崇祯皇帝着想,也不能任由他们攻击贾琏。 有了王承恩的声援,崇祯也不再摇摆:“唐通罪不可赦,死有余辜,此番贾爱卿处理得当,并无过错!” “臣谢过陛下!” 说着,贾琏感激的看了王承恩一眼,同时恶狠狠的瞟了一眼郑之俊,这笔账他记下了。 随后,崇祯朗声道“此番贾爱卿立下不世之功,着提拔为山西总兵,加威武大将军,封平清伯,赐丹书铁券!” 群臣哗然,这封赏也太高了吧。 要知道,大明王朝大部分的封爵都集中在洪武,永乐两朝,之后的爵位控制的非常严格。 最近的一个封爵,便是努尔哈赤的干爹,皇太极法理上的亲爷爷——广宁伯李成梁,万历七年封爵,至今已有63年了。 再往前,便是新建伯王守仁,大名鼎鼎的心学大师,平定宁王叛乱,距今已有121年了。 可想而知,想要在大明朝获得爵位,是多么艰难的一件事情。 而贾琏以区区不到二十岁,便被封为伯爵,当真是前途无量。 而且还有丹书铁券,这是何等的荣耀。 一时间,不少文臣武将,都有了跟贾琏套近乎,拉关系的想法。 当然,也有诸如郑之俊之流,嫉妒贾琏的战功,想陷害他的。 山西总兵,平清伯,威武大将军,这些封赏都在贾琏意料之中。 自己的战功足够当总兵,又干掉了山西总兵唐通,事实上掌控了山西镇,崇祯也就借坡下驴封了个山西总兵。 平清伯,就是要自己荡平建虏。 威武大将军,算是荣誉性质的职位,并不算实际官职。 不过这个丹书铁券,就有些出乎意料了,这就是免死金牌啊。 看到接过丹书铁券,一脸喜悦的贾琏,崇祯也笑着说道“贾爱卿,这丹书铁券,可以免你或者你后人死罪一次!” “臣贾琏,谢陛下隆恩!” 这丹书铁券,贾琏是打心底喜欢。 只要不造反,在大明他就可以横着走了,而且还有系统加身,他也不再担心任何威胁了。 结束对贾琏的封赏,崇祯有些迫不及待的说道“来人,带奴酋上殿!” “皇上有旨,带奴酋洪太!” 其实洪太才是皇太极的本名,但满清夺得天下之后,一些膝盖生根的文人为了奉承洪太,便将其满语名字翻译为皇太极。 早就等候在殿外的十名大汉将军,看压着仍旧有些虚弱的皇太极,缓缓上了大殿。 要说崇祯皇帝最恨的是谁,那当然就是满清皇帝皇太极了。 在崇祯之前,整个大明朝也就只有两次被异族兵临城下。 一次是正统年间,明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瓦剌,在太监王振的蛊惑下绕道蔚县,被瓦剌大军袭击,京师三大营全军覆没,京师防御空虚。 瓦剌打算趁机攻打京城,最后被于谦给守住了。 另外一次,是嘉靖年间,俺达汗入寇,称为庚戌之变。 这种事情发生一次,对于当时的皇帝来说都是奇耻大辱。 而崇祯登基以来,仅仅十五年,鞑子便五日入寇,三次兵临北京城下,虽然未能威胁到京师,但已经让崇祯皇帝颜面尽失了。 而现在,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--洪太,却成了阶下囚,崇祯已经等不及,要看一看洪太那惊恐的嘴脸了。 然而,皇太极被押送进殿之后,却没有慌乱,反倒是神情自若,静静的矗立着。 “奴酋洪太,见到朕为何不下跪?” 崇祯的声音虽然不大,但隐隐的有一种不怒自威的味道。 却不料,皇太极鼻孔朝天,淡然说道“你是皇帝,朕也是皇帝,缘何要对你下跪?” “放肆,尔蛮夷也敢称帝。老奴不过是我大明宁远伯的一条狗,趁着宁远伯年迈不能视事,悍然反叛,被我大明袁督师一炮轰死。尔身为老奴之子,非但不负荆请罪,求得我大明皇帝宽恕,竟敢僭越,擅自称帝,简直就是沐猴而冠。” 礼部尚书林欲楫一番痛斥,听的众人纷纷叫好。 “天网恢恢,疏而不漏,尔今日被我大明将士擒获,也是天理报应!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