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这幅画是非常幸运的,落到了懂得爱惜它的人手上,保存得非常细致完好,除了一些正常的边角磨损,在周至看来,其完美程度是他见过最好的,不由得啧啧连声:“这是原封原裱,在清中期,估计是乾隆时期做过一次重修,之后在清末或者民国……不对,应该还是在清末光绪年间,又修过一次,然后便保存至今,如此完美,相当不容易。” “这是先祖文恭公非常得意的一件收获,在日记所载颇详:从光绪元年三月二十六日在厂肆见到,因为索价千金未得;后贾人送来,越看越美,于是回到博古斋去讲价,出三百,不卖。一共四天,留在他手中欣赏,可是在取走的时候,店里说非四百不可。”翁万戈没有说周至推断正确与否,继续说道:“文恭公便回去筹钱,在四月二十三日的日记里写道:‘重见长江图……目前一乐也!’终于是换到手了。” 说完一指木匣盖子:“你看!” 周至看向木匣,木匣已经颜色暗沉了,但仔细看上面居然还有一首诗:“长江之图疑有神,翁子得之忘其贫。典屋买画今几人,约不出门客莫嗔。” 从诗歌的意思来看,翁同龢当时是准备把房子卖掉换王翚的名作了! “我家岷山更西住,正见岷江发源处。 三巴春霁雪初消,百折千回向东去。 江水东流万里长,人今飘泊尚他乡。 烟波草色时牵恨,风雨猿声欲断肠。” 画作看到了尽头,周至信口吟起明代诗人杨基的诗歌,这是杨基当年欣赏《长江万里图》后所作,周至觉得用在这个时候,再贴切不过。 吟完后终于看到了落款,先是王翚的题款,说明此图作于“康熙岁次乙卯九月上浣”。 “岁次乙卯?”周至说道:“也无怪落笔如春风拂面,这是和杨晋等人合作完《南巡图》,得到褒奖之后不久的作品啊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