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1章 青登:这么快就有装逼的机会了【5400】-《我组建了最强剑客集团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比起人身自由受限、没法自由离开游廓的游女,行动不受限制的艺舞伎更能满足客人的多样化需求。

    有钱人常会聘请艺舞伎来自家宅邸里表演才艺,或是聘为“租借女友”,结伴出游。

    除此之外,艺舞伎的“爱情自由”亦是游女难以比拟的巨大优势。

    因为游女是靠身体赚钱的,所以游女就跟现代的偶像一样,是严禁谈恋爱的。

    若是爱上了哪个谁,假使不影响生意便罢,可若是没法好好接客了,亦或者是干出了私奔这样的事儿来,那最好祈祷自己不会被抓回来。

    艺舞伎则不是这样。

    因为是靠手艺来讨生活,所以她们可以大胆地自由恋爱。

    是与才子佳人相结合,还是跟大腹便便的豪商贵人在一起,都随艺舞伎的高兴。

    市井间总会传出“英俊潇洒的武士与美艳无双的艺舞伎结为良缘”的优秀佳话。

    京都乃艺舞伎的起源之地。

    经过岁月的沉淀,祇园内外透出难以言喻的风华。

    年份久远的砖石路。

    古色古香的连排建筑。

    绮靡浮华的空气。

    当然,最吸引人眼球的,自然还是在祇园街头穿梭如织的艺舞伎们。

    头戴花髻,身穿振袖和服,腰缠垂带,腰脚踏厚底木屐——此乃艺舞伎的标准打扮。

    【注·振袖和服:即长袖和服,未婚女子的和服样式,以袖长几及脚背,颜色鲜艳,花纹华丽为主要特征】

    艺舞伎的发饰非常华丽,尤其是头上的花簪,每月都有特定的样式。1月是松竹梅,2月是梅花,3月是油菜花,4月是樱花,5月是鸢尾花,6月是紫阳花,7月是祇园团扇,8月是牵牛花,9月是桔梗花,10月是菊花,11月是红叶,12月是剧院看板样式。

    现在是2月,所以放眼望去,街上的所有艺舞伎的头上都戴着梅花样式的精致花簪,拼组成别样的梅花林。

    艺舞伎伎的发型也很特别。

    较年轻的艺舞伎一般梳“桃割”发髻,将顶部头发收紧,两鬓盘绕成髻,从正面看,发型呈桃子状。较年长的艺舞伎则梳“赤鹿子”发髻,与桃割圆圆的发髻不同,赤鹿子的发髻从后面看,呈五边形。

    除了发型、发簪以外,艺舞伎的鞋子、腰带,都与寻常女孩不尽相同。

    她们脚下的厚底木屐的鞋底厚达15厘米,不同阶级艺舞伎的木屐鞋带颜色会有不同,梳桃割发髻的年轻歌舞伎的鞋带为红色,而梳赤鹿子发髻的较年长艺舞伎的鞋带为浅红色。

    至于她们所用的腰带,被称为“垂带”。垂带的长度是一般和服腰带(3-5米)的1.5倍,有的垂带甚至长达7米。垂带上的花纹十分富丽华贵,艺舞伎步伐曼妙,身后垂带款摆,甚是诱人。

    当艺舞伎走在街上时,她们的怀里总抱着名为“笼巾着”的手包,由上部的巾着(日式小束口布袋)和下部的竹笼或木笼组成。笼巾着通常用来携带手帕、扇子、怀纸、牙签、唇脂等艺舞伎赴宴的必备品。

    江户虽也有艺舞伎和艺舞伎聚集的区域,但并不像祇园这样形成那么大的“产业园区”。

    据悉,祇园的艺舞伎已多达三千余人。

    头一次见到这么多艺舞伎的青登,一不留神间,看得稍微入迷了些。

    真的就只是一些许而已!然而……

    冷不丁的,青登忽地感到有针一般的寒意,朝他的肌肤刺来。

    青登打了个哆嗦,然后循着寒意传来的方向看去——佐那子斜过眼珠,双目微眯,面无表情地盯着他。

    这脸神情,这副模样,仿佛在说:嚯~你好像很喜欢艺舞伎嘛?

    佐那子比谁都爱吃醋,对于青登的“娶三正妻,组大家庭”的野望,她持最激烈的反对意见。

    刹那间,青登扳正目光,不敢再看街上的艺舞伎,平视前方的空气。

    其仪态之凛然、其表情之庄重,有如“正人君子”一词的最佳注解。

    “这儿是堇屋,乃祇园最受欢迎的茶肆之一。”

    “那儿是巴屋,培养出了现在很有名气的艺舞伎:雪代。”

    “这座仕出屋常与祇园的各大茶肆合作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在古牧吾郎的带领下,一行人走走停停地巡游祇园。

    古牧吾郎非常熟悉祇园。

    他不仅对祇园的地形轻车熟路,而且祇园的各座茶肆、仕出屋、置屋的详细信息,他都是信手拈来。

    青登见状,不由调侃道:

    “古牧先生,你对祇园这么熟悉,该不会是经常光顾这里吧?”

    古牧吾郎笑了笑。

    然后转过头来,直直地看着青登,表情严肃得无以复加:

    “说归说,闹归闹,有些玩笑可开不得啊。”

    同一时间,阿町侧过螓首,朝古牧吾郎投去针扎般的锐利视线——和佐那子刚才用来瞪视青登的眼神,是那么地相似。

    “抱歉……”

    自知这样的“和善目光”有多么骇人的青登,滑溜儿地致歉。

    “可别小看祇园啊,我可不是带你们来看艺舞伎的。”

    说着,古牧吾郎换上认真的口吻。

    “祇园是京都最大的会友场所,没有之一。”

    “商人们在这里谈生意。”

    “酒徒们在这里纵酒。”

    “才子们在这里论诗文。”

    “武士们在这里交流武道。”

    “自然,也少不了尊攘志士们在这里商讨家国大事。”

    古牧吾郎歪过脑袋,将右手掌拢在右耳廓上。

    “你听……轻竖耳,南腔北调纷至沓来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