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在运送这些漆盒的时候,某人因为走得太急,所以踩到了袴的下摆,跌了一跤,怀中的木盒在半空中画了个标准的抛物线,飞出老远的距离。 哗啦——的一声。漆盒内的物事倾泻而出。 霎时间,金黄色的光泽映亮了周围的环境,空气中飘散着金属的味道。 是大判金! 从盒内倾倒出来的物事,乃是黄灿灿的大判金! 【注·大判金:1枚小判金=1两金。1枚大判金=10两金。】 粗略算去,少说也有100枚! 「喂!小心一点!」 「对、对不起!」 「你们全都给我注意了!可别起了不该有的心思!若让我发现你们偷拿了钱,等待着你们的,将是无与伦比的悔恨!你们将会深刻地体会到什么叫做"悔不当初"!」 …… 「不论是开垦田地,还是营建棱堡,都需要大量的畜力来做支撑。因此,除了钱粮之外,我们还要尽可能地提供畜力!」 甲州,某座马场—— 马匹的嘶鸣,此起彼伏。 「咴咴咴咴咴咴咴咴咴!」 「乖!听话!」 「哆哆哆哆哆哆……好了,它 安静下来了。当马狂躁起来的时候,你不能蛮干,这样反而会适得其反。你要一边揪紧缰绳,一边反复低吟"哆哆哆",这样一来,它很快就能恢复如初。」 「是!我知道了!」 日本没有土生的驴,所以自然也就没有马和驴杂交出来的骡。 因此,除了牛之外,古代日本最主流的畜力,就是本土的矮种马。 虽然日本的本土马都很矮小,但再怎么矮小,它们始终是马,拥有着人类所不能企及的力量和速度。 放眼望去,不计其数的马匹被牵出马厩,在旷野上奔腾……这副场面,好不壮观。 …… 「安艺有意建立一支火器部队,这是很正确的思路!当今世道,刀剑之流已经落伍了!佳清,由你来负责联系美国的史密斯先生,就跟他说:我有意与他加深往来。现在先将军火库里的存货交付给秦津藩!」 又一座仓库被打开了。 相比起粮仓,军火库的安保级别无疑要高得多。 「小心一些!这些可是火药!」 「唔……好沉!喂!再多来几个人!我们可搬不动这么沉的东西!」 「这是什么呀?怎么这么重?该不会是大炮吧?」 「嘘!别多问!」 壮丁们小心翼翼地往外搬运仓库内的那些大木箱。 这个时候,冷不丁的,某人一个不慎,左脚踩空,摔了个狗吃屎。 一瞬间的失衡,使得其他人未能反应过来,他们手中所抬着的大木箱掉到了地上,木盖飞出,里头的物事纷纷滚落了出来。 首先映入眼帘的,是干枯的稻草。 可若定睛瞧去的话,就能在这些稻草堆里发现一支支铮亮的、崭新的步枪! 这些枪支全都是当前正在美国的南北战争中大放异彩的先进步枪——斯普林菲尔德M1861式步枪! 该枪是一种前装线膛击发枪。 它的特点是使用了使用米涅弹和火帽击发。 此前,欧洲各国的主流步枪全部是滑膛枪,射击精度很差,几十米外子弹就乱飞。 M1861式步枪采用米涅弹后可以采用线膛结构,子弹发射后的精度较高,尤其是射程大为提高。 米涅弹的锥形弹头的直径略小于枪膛直径,这样对前膛枪来说装弹就很方便。 使用这种子弹时,需要咬开米涅弹的纸包,分别装上火药和弹头。 前装枪的装弹相对是比较麻烦的,不过相比老式的前膛枪则要快速的多。 另外,M1861式步枪采用火帽击发,比燧发枪又升级了。 燧发枪的击发失败率是比较高的,即便最优秀的枪支也有十分之一的失败率。 对于M1861式步枪来说,标尺射程为500米,相对精确射程直接提升到200米,每分钟可以发射3发。 老旧的滑膛枪最大射程约200米,但士兵很少能精确命中80米以外的任何目标。 「笨蛋!你们干什么吃的?为何连个箱子都搬不好?!」 「非、非常抱歉!」 他们忙不迭地收拾干净,将那些掉落出来的步枪塞回进箱内,然后急匆匆地抬走。 19世纪的欧美正值「勃勃生机,万物竞发」的境界,名为「资本主义」的怪物正在野蛮生长。 简单来说,他们的市场恰处于一种「乱中有序,序中有乱;既杂乱无章,又有条有理」的狂放状态。 只要你有那个钱,你几乎能在市场上买到任何你想要的商品。 因此,若有那个门路的 话,根本就不难买到枪炮。 不仅能买,你的购买量够大的话,对面商家说不定还能包快递且免运费。 为了对抗法诛党,葫芦屋自然是不会平白放过火器这一大杀器。 在木下琳的指示下,葫芦屋的购买思路很清晰,他们并不搞「万国牌」。 火枪也好,大炮也罢,全都只专注于一项产品。 火枪只买M1861式步枪。 至于火炮,则只购买时下非常先进的野战炮:10磅帕罗特线膛炮。 该炮同样也在当前的南北战争中大发神威,南北双方皆大规模装备此炮,数量超过700门。 这种火炮的口径为76毫米,炮弹重量为4.5公斤,不再是圆形炮弹。 帕罗特线膛炮最大的特点,就是采用线膛而不是滑膛。 炮弹发射后,弹头在火药燃气的作用下膨胀,从而嵌入膛线让炮弹旋转,使得精度有很大提高,射程也更远。 帕罗特线膛炮的理论最大射程高达4000米以上,实战射程也在2000米左右。 葫芦屋的库存并不算多。 他们目前能够立即为秦津藩提供的M1861式步枪,只有200支。 至于帕罗特线膛炮,只有寥寥的5门。 数量虽少,但也总算是让青登摆脱了「没有火器」的窘境! 第(2/3)页